•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收藏本站
  • 行业资讯

    服务热线0357-3101286

    行业动态

    首页>>行业动态

    创新驱动 智造赋能 绿色发展——CCPA水泥混凝土管涵分会2025年会暨行业技术交流会在云南丽江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6-01点击:145

    2025527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水泥混凝土管涵分会主办,江苏江扬建材机械有限公司、丽江建平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水泥制品协会、天山材料中央研究院(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水泥混凝土管涵分会2025年会暨行业技术交流会在云南丽江隆重召开。

    微信图片_2025-05-27_232651_987.jpg

    会议现场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特别副会长王肇嘉,协会副会长、北京远通水泥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寒冰,丽江市金山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和敏,协会荣誉副会长张吟秋,协会水泥混凝土管涵分会当值理事长、云南省水泥制品协会会长、昆明顺弘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泽生,协会水泥混凝土管涵分会轮值理事长、广东奔达建材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建雄,江苏江扬建材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祥,丽江建平水泥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克利,分会副理事长提军科、谈永泉、付宝利、付立强、仲长平、严力、姚春贤、黄青慧、张平、陈明轩、裴百安等协会及企业领导;陕西建材联合会水泥制品分会会长蒋小俊、贵州省水泥制品协会会长王志玉、安徽省水泥制品协会会长肖吕阳、重庆市建材协会水泥制品分会秘书长李小兵、广西南宁市水泥制品协会秘书长廖立东等省市协会领导;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顾问曹生龙,水泥混凝土管涵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沈丽华、副主任委员王贯明、委员田培云、吴贤荣、刘川、夏晓文等专家,会员企业代表、媒体等300人参会,共同探讨水泥混凝土管涵行业在新政策下的战略机遇与挑战,分享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经验。开幕式由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建华主持。

    本次会议以创新驱动 智造赋能 绿色发展为主题,聚焦城市更新、“双碳”目标下的行业技术革新与市场拓展。会议期间设置了主题报告、技术交流、新产品展示、企业参观等环节,为行业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特别副会长王肇嘉



    王肇嘉致辞时指出,我国水泥混凝土管涵行业历经了从无到有、由弱至强的跨越式发展,从早期依赖进口到实现国产装备自主创新,产品体系已涵盖大口径管、顶管、复合管等多元领域,技术标准逐步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他强调,当前城市更新行动”“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等政策为行业注入新动能,全国老旧管网年改造需求超10万公里,绿色低碳、智能化升级成为行业核心命题。



    面对新机遇,王肇嘉呼吁行业紧扣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目标,加速材料工艺创新与装备数字化转型,破解同质化竞争困局;同时依托一带一路拓展标准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他表示,行业需以政策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以责任为基石,为城市安全与民生福祉贡献力量。

    水泥混凝土管涵分会当值理事长王泽生



    王泽生致辞时介绍,本次大会邀请多位专家围绕“创新驱动 智造赋能 绿色发展”的主题为我们带来了行业发展趋势、新科技成果,相信能给各位参会代表带来收获和启迪。分会通过调研西南地区企业发现,尽管传统基建增速放缓,但排水管涵市场仍展现出韧性,企业通过技术升级、质量提升积极应对挑战,却也面临规模小、低价竞争、信息渠道不畅、产品创新不足等长期痛点。值得借鉴的是,丽江建平牵头联合江扬建机、云南锦龙等企业制定的《高性能双胶圈柔性接口钢筋砼管》标准,展现了跨区域协作的创新潜力。未来,行业需以城市更新”“双碳目标为契机,打破单打独斗模式,深化企业协同与产学研融合,推动智能化、绿色化工艺突破;同时分会继续发挥纽带作用,通过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搭建技术共享平台,破解信息孤岛,助力企业抢占市场先机。

    江苏江扬建材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祥



    马祥致辞时介绍,作为行业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江扬公司具有多年的设计、生产、制造水泥制品机械设备的经验。是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常务理事单位,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27件(其中发明专利21件)。先后参与了22项产品标准制定。江扬公司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期待与各位同仁、专家建立更加深入的合作,共商技术升级新途径,共筑行业发展新态势。

    CCPA水泥混凝土管涵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建华



    李建华作《2024水泥混凝土管涵行业发展报告》,他从经济运行、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智能化发展进程、国际合作进展、工程应用六个方面展开介绍。2024我国水泥混凝土管涵行业产品产量和价格持续下降,但下降趋势有所减缓行业经济指标和企业经营效益持续走低,但下降速度有所减缓资金周转率下降大多数企业依旧面临经营困难。随着政策、资金的逐步落实及项目的逐步开工建设,政策效应逐渐显现,从下半年开始水泥混凝土排水管市场需求在一些地区已经有了一个较好的回升,从8月份开始的累计产量的下降幅度大幅收窄上也反映出市场需求的开始回升。总体来说,水泥混凝土管涵行业市场环境短期承压,政策环境长期看好。随着产业政策及发展战略的逐步落实和实施,老旧管网修复、城市更新改造的步伐加快,城区新建管网的质量提升,水泥混凝土管涵市场需求将逐步回升,管涵行业发展总体会向好。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王恒栋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王恒栋题为《城市更新背景下预制混凝土管涵发展前景》主题报告。他深入解读了和地方政府为推动城市更新与基础设施建设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此外,王恒栋还分析了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预制混凝土管道和箱涵在城市市政工程中的应用特点及要求,并探讨了预制混凝土管道和箱涵未来发展的技术需求。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秘书长兼标准质量总监周丽玮线上报告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秘书长兼标准质量总监周丽玮通过线上为会议带来《绿色产品评价标准指标体系介绍》主题报告。报告围绕建材行业标准体系、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绿色评价系列标准现状、绿色产品评价通则标准简介四个方面展开,对建材行业绿色产品标准进行了系统讲解与介绍。



    下午,会议进入技术交流环节,七位行业专家围绕水泥混凝土管涵领域的前沿技术展开深入探讨。交流内容涵盖新型材料研发、智能化生产管理、非开挖施工技术、高性能管道产品创新等关键领域,重点聚焦低碳贝利特水泥产业化应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塔筒管片质量控制体系、矩形顶管技术工程实践、双密封接口管道制造工艺突破、JPCCP全生命周期技术集成,以及不锈钢承口管材标准体系构建等核心议题。这些研究成果集中展现了当前行业在绿色建造、智能制造和工程可靠性方面的新进展,为推进水泥混凝土管涵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技术路径和实践范例。技术交流环节由水泥混凝土管涵分会副秘书长王春蓉主持。

    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刘艳军线上报告



    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刘艳军通过线上作《高活性贝利特硅酸盐水泥及混凝土材料性能介绍与工程应用示范》报告,他介绍了高活性贝利特硅酸盐水泥及混凝土性能和工程应用示范。高活性贝利特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具有优秀的流动性、粘聚性和静态稳定性。已成功应用于极端高温矿山道路(收缩裂纹减少至0)、大体积冷杀菌工程(无温缩开裂)、滑模泵送施工(15小时零工作性损失)及风电基座(抗裂能力提升)等场景,单方成本与碳排放显著降低。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舒钢强工程师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舒钢强工程师作《非开挖矩形管节的技术发展和施工应用实践》报告,他简要介绍了顶管国内外的发展历史,详细分析了矩形顶管的应用场景和关键施工技术,提出了混凝土矩形管节往超大超重方向发展要克服的技术难题和解决思路。报告指出,矩形顶管有着断面空间利用率高(较圆形节约35%-45%地下空间)、埋深浅、绿色环保等优势,在城市综合管廊、地下人行通道等工程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赖建中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赖建中作《基于上一篇:关于征集“城市生命线安全—水泥混凝土管涵先进产品(技术)及优秀工程应用案例”的通知下一篇:CCPA水泥混凝土管涵分会二届三次理事会召开

    扫描二维码!